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浏览我们的网站。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马太福音514下)。我们祈祷,求主使用小石城以马内利华语浸信会,使“这座造在山上的城”能如日头出现、光辉烈烈(士师记531),在新时代中为主发大光,照亮周围的人,使荣耀归于上帝。

们诚挚地邀请您来参加我们教会的各项活动!让我们一同认识主,在祂的愛里彼此搀扶,共走天路。马内利!

    李春海牧师

最新信息

2024年6月16日 牧者之言

属灵的父亲

“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103:13)。

         对每个人来说,“父亲”这个称呼都有着独特的涵。对我个人而言,“父亲”包含着愛心,责任和些许令人生畏的味道。拉丁文词根“patr”意为“父亲”。它是许多英语词汇的词源,包括 paternity(父子关系)、pattern(模式) 和 patron(赞助人)。在创世之初,父亲是上帝赋予男人的首要任务之一。上帝在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便立即命令他们“生养众多”(创 1:28)。然而,父亲的责任不仅是生养,更是教导和培育子女的灵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找到相对完美的父亲形象。《圣经》中所记载成功的父亲屈指可数,但失败的父亲却不胜枚举,比如亚当教子无方,家庭大乱,发生了人类第一桩杀人案,即哥哥该隐杀死弟弟亚伯。挪亚酒后失态,在儿子面前丧失体面。亚伯拉罕谎称妻为妹,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他儿子撒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大卫犯罪种下恶果,上梁不正下梁歪,导致儿女之间乱伦的家庭灾难和互相争斗的大混乱。 人人都有罪。上帝为了拯救罪人差派耶稣到我们中间,借着十字架的代赎使人与神和好,人与人和好。在主祷文里,耶稣教导我们如何向完美的天父祈祷。一位属灵的父亲应当是怎样的呢?几年前教会父亲节的小礼物——一个小日记本的封面上将父亲(Father的英文单词藏头诗的形式解释为:
  1. F: Friend 朋友。朋友意味着在平等的关系中无话不谈。属灵的父亲需要学习与孩子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接受和给予建议,并在他们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父亲在孩子身上权柄的多少取决于他与孩子关系的深浅。在父亲实施管教的权柄之前,需要先审视自己是否是孩子的朋友。
  2. A: Advisor 导师。导师可将个人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摩西岳父叶忒罗建议他拣选有才能的人共同担当管理百姓的重任(出18: 1-26);路得的婆婆拿俄米指导她如何与波阿斯相处,勇敢收获愛情(得2: 22;3: 1-4);保罗教导提摩太要在基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提后2: 1)。这些人都是很好的导师。属灵的父亲需要在上帝面前过敬虔的生活,获得充足的智慧和能力,从而能在孩子面临选择时为他们指点迷津。
  3. T: Teacher 老师。“身教胜于言教”。“有样学样”(“monkey sees money does”)。父亲教导孩子读经,自己必须先读经。父亲教导孩子顺服,自己必须先学会顺服天父。父亲教导孩子愛人如己,自己先要学习谦卑舍己。父亲最需要教导儿女的是敬畏耶和华的知识,及在生活中依靠上帝的智慧。
  4. H: Healer 医治。“祂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诗147: 3)。上帝的力量比我们的痛苦更伟大。一位父亲要学习成为儿女的医治;当他们受到挫折和伤害时,父亲要一直鼓励他们,坚固他们,并为他们祈祷。
  5. E: Everlasting love 永恒的愛心。愛是永不凋谢的花朵。愛的力量最强大。生身之父的愛心有限,但天父的愛心无限。一个被天父圣愛得着的父亲,才有能力源源不断地将永恒之愛分享给妻子和孩子。有时,当父亲不得不管教儿女时,也要体贴天父的心意,不要随己意管教他们,而要效法天父,为要儿女得益处,使他们在上帝的圣洁上有分,并使儿女经历管教之后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 10-11)。
  6. R: Role model in Christ 在基督里的榜样。耶稣在世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服侍他人。作为耶稣的追随,我们要效仿这种服侍(太 20:28)。虔诚的父亲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参与服侍活动。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父亲向孩子展示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强调什么是重要的。父亲要在基督里言行一致,因为孩子们盼望父亲指导他们如何探索未来世界。
父亲也是人,也需要我们的代祷、鼓励和支持。让我们来祈祷: “亲愛的上帝,求你从今直到永远保佑我们的父亲。求你看顾他们,让他们远离危险、诱惑和试探。求你赐予他们足够的恩惠,使他们在基督里成为孩子的榜样。求你把他们每一个人都握在你的手掌中,用你的力量、你的喜乐和你永恒的愛赐福他们。奉耶稣之名祷告,阿门”。

2024年6月9日 牧者之言

·路德的《罗书》序言
(接上文)

第七章——向律法死
34. 在第七章中,使徒用婚姻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证实了这一教义。当丈夫去世时,他的妻子获得自由,双方都从对方那里解脱出来。这并不是说女人不能再嫁,而是说她现在真正可自由地再嫁,而这是她在摆脱前夫之前无法做到的。

35. 同样,在罪恶的旧人统治下,我们的良心也受律法的束缚;当他被圣灵制服后,良心就自由了,双方都从对方那里解脱出来。并不是说从此后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说现在要真正地依附于基督,另一个丈夫,并结出生命的果实。

36. 接下来,使徒扩展了他关于罪恶和律法的教义,并展示了罪恶如何开始变得非常活跃,并通过律法变得强大。因为老我对律法更加愤怒,因为他无法满足律法的要求。罪恶是他的本性,他自己不能不犯罪。因此,律法是他的(致死工具),给他带来各种折磨。并不是说律法是邪恶的而是人的邪恶本性不能容忍善,而善是需要他做的,就像一个病人不能忍受人们要求他像一个健康的人一样奔跑和跳跃。

37. 因此,圣保罗在这封书信中得出结论,当正确理解和充分领悟律法时,它所能做的不过是让我们想起我们的罪,用这些罪杀死我们,让我们遭受永恒的愤怒。当我们的良心被律法完全击倒时,通过我们的良心就会充分认识到这一切,我们发现我们必须有其他东西,比律法更好的东西,才能让我们变得虔诚并拯救我们。但是那些没有正确理解律法的人是盲目的。他们自为是,为可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律法。因为他们不知道律法所要求的就是一颗乐意、快乐的心。他们不直视摩西的眼睛;面纱就在他们面前,律法的含义对他们来说是隐藏的。

信徒心的冲突
38. 接下来,他展示了圣灵和肉体如何在一个人身上相互斗争,自己为例,教导我们正确理解这种在我们自己身上消灭罪恶的工作。他称圣灵和肉体都是一种律;因为神圣律法的本质是敦促和提出要求,肉体在与圣灵的斗争中,为了实现它的愿望会敦促和提出要求,并愤怒不已。另一方面,圣灵不断敦促和提出要求,反对肉体,并希望实现他的愿望。只要我们活着,这种斗争就会持续下去根据圣灵或肉体的力量,它在一个人身上更激烈,在另一个人身上则不那么激烈。然而,整个人本身既是灵又是肉体,与自己斗争,直到他完全成为灵性。

第八章——苦难是对抗肉体的帮助
39. 在第八章中,使徒安慰这些斗争告诉他们他们的肉体不会定他们的罪。此外,他还展示了肉体和圣灵的本质,及圣灵是如何从基督那里衍生出来的,基督给了我们他的圣灵。圣灵使我们属灵,征服肉体,并向我们保证只要我们跟随圣灵、抵制罪恶,并努力消灭罪恶,我们便仍是上帝的孩子,无论罪恶在我们心中肆虐得多么猛烈。然而,由于没有什么比十字架和苦难更能伤害肉体,他通过提醒我们慈爱的圣灵和所有受造物所提供的帮助,来安慰遭受苦难中的我们。他告诉我们,圣灵在我们心叹息,所有受造物都与我们一起渴望摆脱肉体和罪恶。因此,我们看到这三章,第 6、7 和 8 章,敦促我们做这项信仰的工作,即克制老亚当和驯服肉体。(未完待续)

2024年6月2日 牧者之言

“敬虔的生活”
——记2024年明日之光营会

          约翰·班扬所著《天路历程》第七回中讲到,基督徒在天路途中到了“富丽宫殿”(The Beautiful Palace),他在那里遇到 “儆醒” (Watchful),机灵(Discretion),审慎(Prudence),敬虔(Piety)和慈善(Charity),并与他们有深入交通。这段描述常使我联想到基督徒参加“培灵会”或“退修会”的意义。2024年明日之光营会的主题是 “敬虔的生活”。大会通过集体聚会,工作坊,主日崇拜,小组灵修,见证分享,个人交通,娱乐活动等展示基督徒需要活出敬虔的生活。敬虔生活不是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营会有251人参加,我们教会大人孩子有26人。今年是我第十四次参加,有如下几方面体会。
1.    跨教会活动加深国度胸怀
营会聚集美国西南部乃至全美许多教会,这加强了教会国度性观念。一间当地教会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是很危险的。主愿意各地教会肢体彼此联络,如葡萄枝连于葡萄树一样,为主多结果子。本年大会主讲员是台湾浸会神学院院长谭国才博士,他的许多见证使北美华人教会更多了解台湾神学院的需要,使我们彼此联络,互相代祷。他带来的四篇信息:“圣经——上帝呼气的书”,“聆听主话、住在主里”,“爱与顺服的能力”,和“荣耀的抉择”使人受益匪浅。他所说“服侍主不是为主作大事,而是跟随作大事的主”让每个人记忆犹新。大会崇拜时加上“使徒信经”,表明对教会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2.    神家兴旺后继有人
14年前营会上小孩子很少,14年后有许多小孩子。其中,有几位青少年担任主持,让我们看到教会未来的希望。大会主讲员和翻译上阵父子兵,父子第一次同台服侍上帝,美好传承,为主作见证。主日崇拜时,有几十位儿童献诗。特别感谢主日学老师的友善,允许我两岁半的儿子李天成在儿童诗班的队伍里走来走去作“巡逻警察”。崇拜后,一位刚入大学一年级的姐妹分享,强调她重生得救后选择大学的依据是该大学信仰的好坏。她入学后通过祷告寻找属灵的教会,找到教会后又进一步委身成为教会会友。这个见证打破人们常说孩子们进大学之后就远离教会的迷信,让我们看到重生得救基督徒应有的大学灵性追求。
3.    翻译服侍获益良多
Larry Spargimino师对我说:“你之所能翻译好,是因为大会给你那么多机会”。的确如此,服侍是机会。我们要抓住每次服侍的机会。作翻译很蒙福,因为可提前认真学习师要传讲的信息,并要在讲道时认真听讲,听清楚每句话后、快速进行中英语言切换。主日崇拜时,李报森师信息的题目是“神知道”,经文:诗篇139篇。信息强调了诗篇139篇中的四个方面:神知道我们的习惯和行为(1-6),神知道我们的想法和意图(7-12),神知道我们的特长和性情(13-18),神知道我们的软弱和试探(19-24),及它们分别的实践意义,即我在生活中的选择上保存诚实,不再探索罪恶的行为,寻求与上帝的关系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促使我寻求上帝的引导抵御试探。信息中所举的两个例子“闪电侠”和英国作家路易斯的“地狱家书”(推荐https://cmchurch.org/the-screwtape-letters-cs-lewis/)也很有趣。
4.    交通代祷增添力量
营会上很多弟兄姐妹互相交通代祷。休斯顿教会的一位姐妹讲到,他们教会有一位患白血病的14岁女孩被主接走了。女孩儿在病床上带领一项刚硬的父亲决志信主,她也带奶奶信主。 许多人参加她的追思礼拜。她离世大家都很难过,但是教会却因她大大复兴了。她的见证也激励了无数人的信心。另一位姐妹和我分享,她作为单亲妈妈为孩子作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带他去教会。孩子已经开始工作了,她倍感欣慰。她说:“在教会长大的孩子心里有主;在教会长大的孩子,父母能与他们有对话的平台和容——圣经,因为圣经是真理”。她鼓励我说:“教会一定要好好培养第二代!第二代信主太重要了!出埃及的色列人第一代多数都倒闭旷野了,第二代都进了迦南。第一代的失败是埋怨,第二代的榜样是信心”。姐妹的分享很有启发。
2025年明日之光大会的主题是“在基督里合一”。明年明日之光将庆祝25周年。我们祈祷明日之光越办越好,祝福更多人的生命!我们祈祷明年有更多弟兄姐妹参加,经历主的复兴和同在!基督之名,阿门!

5/26/24  牧者之言 Pastor’s Word

马丁·路德的《罗马书》序言

(接上文)

第五章—信心的果子

        28在第五章中,使徒继续讨论信心的果子和工作,例如和平、喜乐、对上帝和我们所有同胞的爱;此外,在患难和苦难中,还有确信、胆量、喜乐、勇气和盼望。因为只要有真正的信心,所有这些事都会随之而来,因为上帝在基督里遗赠给我们超多的宝藏,当我们还是敌人的时候,当我们祈求他这样做之前,上帝就让基督为我们而死了。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信心无需任何行为就能称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任何善行,而是真正的行为不会缺乏。对于这些行为,那些凭借自己的功德而成为圣人的人一无所知。他们编造自己的作品,其中没有平安、喜乐、确据、爱心、希望、勇气,也没有任何真正的基督徒作品和信仰的品质。

  1. 接下来,使徒试图以轻松漫谈的方式来讲述罪与不义、死与生从何而来,并以精彩的比较将亚当和基督这两个人相互对立起来。他的意思是说:因此,基督必须作为另一位亚当而来,通过信仰,通过新的、属灵的出生,将他的义传给我们,就像前任亚当通过旧的、属肉体的出生,将罪传给我们一样 。
  2. 这个比喻清楚地表明,并且证实了这一教训:没有人能够通过行为使自己脱离罪而称义,就像他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出生一样。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即神圣的律法,如果有的话,可能会帮助人类走向正义,但它的到来不仅没有这种帮助,甚至还增加了罪恶。 因为人的邪恶本性反对律法时变得更加愤怒,并在律法检查的同时寻求满足其欲望。因此,律法使基督变得更加必要,并需要更多的恩典来帮助本性。

第六章——每日与罪恶争战

  1. 在第六章中,使徒展开了一项特殊的信心工作,即圣灵与肉体的争战,其目的是彻底治死称义后所残余的罪恶和私欲。这教导我们,我们并没有因信心而完全摆脱罪恶,以至于我们可以无所事事、懒惰和安全,就好像罪恶不再存在一样。罪恶仍然存在,但由于与罪恶争战的信心,罪恶不再被定罪。因此,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可以尽一切努力来驯服我们的身体,克制身体的私欲,并迫使身体的肢体顺服圣灵,不顺服私欲。 通过这样做,我们分享了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并完全了我们的洗礼(这象征着罪恶的死亡和恩典的新生命),直到我们完全摆脱罪恶,并在我们的身体中与基督一起复活,并永远活着。
  2. 使徒说,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在恩典之下,而不是在律法之下。他这样解释他的意思:“没有律法”并不等于没有律法,可以随意为所欲为,而“在律法之下”则意味着在没有恩典的情况下从事律法的善工。在后一种情况下,罪恶肯定会通过律法来统治,因为没有人天生热爱律法。然而,这种情况构成了大罪。但恩典使律法对我们来说是愉快的,然后就不再有罪了,律法也不再反对我们,而是与我们和谐相处。

基督徒的自由

  1. 现在,这种情况是真正脱离罪恶和律法的自由。关于这件事,使徒在本章末所写的告诉我们,乐意行善、过美好的生活而不受律法的约束是一种自由。 因此,这种自由是一种灵性上的自由,它并不废除法律,而是为我们提供律法所要求的东西,即甘愿和爱心。这些使律法得到满足,以致它不再催促我们,也不再向我们提出要求。假设你欠房东债务且无力偿还,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从他那里获得释放:要么他不会从你身上拿走任何东西并撕毁你的账户,要么某些好心人可能会为你付款,给你足够的钱来清算你的账户。基督采取后一种方式使我们脱离了律法。 因此,他所赐予的自由不是一种放荡的、属肉体的自由,它没有义务做任何事,而是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活跃,但它不受律法的要求约束,也不欠律法的债务。(未完待续)

 

Martin Luther’s Preface to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Continue from above)

Ch. 5—The Fruits of Faith 

         28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apostle proceeds to discuss the fruits and the works of faith, such as peace, joy, love of God and of all our fellow-men; moreover, assurance, boldness, cheerfulness, courage, and hope amidst tribulation and sufferings. For all these things follow where there is genuine faith, because of the superabundant treasure which God has bequeathed to us in Christ, when He caused Him to die for us before we could pray Him to do this, nay, while we were still enemies. Thus we arrive at this result, viz., that faith justifies without any works, and yet it does not follow from this that we must not do any good works, but that genuine works will not be wanting. Of these works those who are saints by their own merit know nothing; they frame up works of their own, in which there is neither peace, joy, assurance, love, hope, boldness, nor the quality of any genuine Christian work and faith.

  1. Next the apostle attempts a pleasure stroll for a diversion, and tells whence sin and unrighteousness, death, and life, come, and in a splendid comparison places these two, Adam and Christ, over against each other. He means to say: For this reason Christ had to come, as another Adam, who was to bequeath His righteousness to us by a new, spiritual birth through faith, just as the former Adam had bequeathed sin to us through the old, carnal birth. 
  2. By this illustration it is made plain, and the teach-ing is confirmed, that no one can by means of works advance himself out of sin unto righteousness, just as little as he can control his physical birth. This is also proved by the fact that the divine Law, which, if any-thing, might be expected to aid man toward righteous-ness, has not only come without such aid, but has even increased sin. For man’s evil nature becomes all the more incensed against it and seeks to gratify its lust in proportion as the Law checks it. Hence the Law makes Christ all the more necessary and requires more grace to aid nature.

Ch. 6—The Daily Struggle With Sin

  1.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postle takes up a special work of faith, viz., the struggle of the Spirit against the flesh, which aims at the complete mortification of the remaining sins and lusts left over after justification. This teaches us that we are not so utterly freed from sin by faith that we can be idle, lazy, and secure, as though sin did no longer exist. There still is sin, but for the sake of faith, which battles with it, it is not imputed for condemnation. Hence, as long as we live, we have all we can do to tame our body, to mortify its lusts, and to force its members to obey the Spirit and not the lusts. By doing this, we share the 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Christ and perfect our baptism (which typifies the death of sins and the new life of grace), until we become completely rid of sin and rise with Christ also in our bodies and live for ever. 
  2. We can do this, the apostle says, because we are under grace and not under the Law. He explains his meaning thus: To be without the Law is not the same as having no law and being at liberty to do as one pleases, while to be under the Law means to engage in works of the Law without grace. In the latter case sin surely reigns by means of the Law, because no one is by nature a lover of the Law. This state of affairs, however, constitutes a great sin. But grace makes the Law pleasant to us, and then there is no more sin, and the law is no longer against us, but in harmony with us.

Christian Liberty

  1. This condition, now, is genuine freedom from sin and from the Law. Regarding this matter the apostle writes to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elling us that it is a liberty to do good gladly and to lead a good life without constraint by the law. This liberty, therefore, is a spiritual liberty, which does not abolish the Law, but supplies us with the things which the Law demands; viz., willingness and love. These render satisfaction to the Law, so that it can no longer urge us nor make demands upon us. Suppose you were in debt to your landlord and unable to pay. You might obtain your release from him in one of two ways; either he might not take anything from you and tear up your account, or some good person might make payment for you, giving you enough to liquidate your account. In the latter way Christ has made us free from the Law. Therefore the liberty which He gives is not a wild, carnal liberty, which is not under obligation to do anything, but it is very active in many ways, and yet it is not subject to the Law’s demands, and not indebted to it.               (to be continued)